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已经找到了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1.65亿年之后,大约在6500万年前灭绝。
在白垩纪末期,它们在地球上走了最后一步,科学家们关注的一个理论可能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然而,来自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一组研究人员现在认为,他们已经确定了导致恐龙灭绝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这个因素以前并没有被认为起着如此关键的作用。
大约66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
据信,这颗小行星的宽度约为10-15公里,由于撞击的速度,它留下了一个150公里的陨石坑——这个陨石坑被称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它的撞击引发了巨大的海啸、地震和野火,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75%的动物——包括恐龙——在小行星撞击后立即灭绝。
一份新的报告显示,小行星撞击的一个因素可能在恐龙灭绝中扮演的角色比之前认为的要大。
在《自然地球科学》发表的一项名为“希克苏鲁伯撞击冬季由细硅酸盐尘埃维持”的研究中,Cem Berk Senel和来自比利时皇家天文台的一组科学家专注于“希克苏鲁伯撞击后注入大气的各种碎片”的作用。
科学家们认为,大约2000亿吨的尘埃最终进入了大气层,导致太阳被阻挡,地球遭受“全球冬天”——表面温度下降多达15摄氏度。
由于太阳光线被阻挡,生态系统将被中断——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并被杀死,草食性动物没有东西吃,随后也会灭绝,一直到肉食动物。
野火产生的烟尘和硫磺也阻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对北达科他州化石遗址发现的沉积物进行测试后,研究小组预测,这些尘埃可能会阻挡太阳长达两年,并在大气中停留15年。
研究小组随后认为,小行星并没有立即使恐龙灭绝,而是过了几年才灭绝的。
2025-02-05 18:36:27
2025-02-05 18:36:27
2025-02-05 18:26:26
2025-02-05 18:26:26
2025-02-05 18:16:26
2025-02-05 18:16:26
2025-02-05 18:06:25
2025-02-05 18:06:25
发表评论